武陵城下,苗寨中人各自散去,如此一場激變,竟而化解於無形了。
這裡面有武陵守備甚嚴的原因,還有就是渝州元忱帶兵東下,威脅武陵山西麓,致使苗人瞻前顧後,於是撤軍半數守衛老巢。苗人內部開始分裂,人心不齊,自然回軍武陵山,休養生息去了。
關於渝州宣撫使元忱,卻是個奇人,自幼便熟讀兵法,通曉韜略。元忱其名,遠近皆知,是為渝州第一名人。但卻因年少時,結識了江陵王元嘉,自從那次苗寨變故後,元忱受到了苗寨之事的牽連,幾乎被下獄審查,幸好得河間王保薦,才得脫大難,只是停職反省,並未受到懲處。
元忱其人,頗多才學,其性情與元寧類似,卻不似元寧般囂張跋扈,不可一世。這性情壓抑,在宦海沉淪中漂泊的人,都如元忱般不可知自己的最終歸宿。那次元嘉的事件里,牽連者甚重,從王侯公卿,到江湖人物,都受到了株連。
元忱算是其中的倖存者,如今思之,元忱都是恍如隔世,嘆息不斷。元忱常思陸游之事,也長讀陸游之詩,對於那種壯志難酬的心境自然是深有體會。元嘉其人的性情所致,也是興之所至無所顧忌,處處留情,才導致了後來的變故。元忱與元嘉倒是有點惺惺相惜的,元嘉是看穿了朝野紛爭,自己也是無能為力,身處江陵,又無可撼動朝政的動向,唯有縱情聲色,虛度光陰,致有後來之禍。元忱卻是初通世事時,即遭遇了那次變故,受到了無辜波及,幾乎下獄被害。